再和气的人也会有脾气,所不同的是每个人具有控制脾气,抑制怒火的能力不同。不要因为一点小事而丢掉了愉悦的心情,也不要因为一点小事扰乱了自己生活的步调,更不要因为一点小事损害了健康。乐观的人总能看到生活中好的一面,从不消极埋怨,从容面对一切问题。生活是自己创造的,心情是自己营造的
来源:江苏法院网 作者:陈敏 杨惠玲 更新时间:2013-12-25 14:28:08
引言:从两个案例说起
案例1:甲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偿还借款120万元,并向法院提供了乙签字确认的借条原件。乙对借款120万元一事供认不讳,并且与甲达成调解协议,承诺在一个星期内还款。该案在在执行中,发现乙欠有巨额债务,甲、乙之间的借款实际是双方串通捏造的债务,目的是为了使乙转移资产。
案例2:甲、乙系夫妻关系,双方感情不合,甲欲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乙为了多分夫妻共同财产.在甲起诉离婚前一段时间内,向丙出具借条,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并由丙提起以甲、乙为共同被告的民间借贷纠纷诉讼,为进一步证明借贷关系的真实性,乙还指使丁出庭作证。后经查实为虚假的借贷关系。
上述两个案例是典型的虚假诉讼。民间借贷案件中主要的证据就是借条,伪造借条对于有通谋意愿的当事人来说再容易不过,故民间借贷纠纷是虚假诉讼的重灾区。虚假诉讼不仅扰乱了审判秩序,浪费了司法资源,而且严重损害了司法权威,破坏了社会诚信体系。因此,识别与治理虚假诉讼是基层民事审判实践面临的重大而现实的课题。
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作出修改,并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新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一规定为我们规制虚假诉讼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是民事诉讼法修正的一大亮点和巨大进步。然而,这一规定仍然显得过于简单,如何在民事诉讼中具体落实和正确应用,还需要深入地研究和不断探索。本文拟结合新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从完善民事诉讼证据入手,对如何防范与应对当前虚假诉讼案件进行阐述。
一、虚假诉讼之特点
虚假诉讼是指民事纠纷各方当事人恶意串通,采取虚构法律关系、捏造案件事实方式提起民事诉讼,使法院作出错误裁判,以获取非法利益的行为。在审判实践中,虚假诉讼具有以下特点 :
(一)当事人身份关系的特殊性。
在虚假诉讼案件中,案件当事人之间一般存在亲戚、朋友、同学等特殊关系。原因是找亲戚或朋友造假进行诉讼,成本较低、操作方便、易于得逞。如案例1中甲、乙就是同学关系。
(二)当事人诉讼中的默契性。在虚假诉讼案件中,为了避免露出破绽,当事人到庭率较低,大多委托诉讼代理人单独参加诉讼,给法院查清案件事实设置障碍:即使参加诉讼,也不会进行实质性的诉辩对抗,或者假成真做地辩论一番,且多为"自认":有的当事人还为对方提供便利,如代请律师、代交诉讼费等,以便加快诉讼进程,早曰骗取法院裁判文书。
(三)资金来源、用途及交款方式的模糊化。虚假诉讼案件的当事人,往往对资金来源、用途及交款方式闪烁其词,尤其在交款方式上,当事人一般都会声称是以现金交款。
(四)调解结案方式的普遍化。因为调解结案在效力上与判决一样,且结案时间短,对案件事实的查明要求不高,法官也多倾向于以调解结案,因此,很多虚假诉讼的当事人也是非常热衷于调解结案这种方式,有的甚至是手拉着手直接到法院来要求法官调解,且调解协议的达成和履行异常容易。
二、虚假诉讼之成因--基于司法实践
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导致虚假诉讼大量出现的原因,既有社会诚信缺失这一社会学原因,也有追求最大利益的社会学原因,亦有相关法律制度的缺陷这一立法原因。笔者作为基层法院一线审理民事案件的法官,主要结合自身的审判经历,对虚假诉讼在司法层面的成因进行分析。
(一)民事调解制度的固有局限性。
《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然而,在调解中要同时实现当事人意思自治与合法性审查两个目的,无疑存在困难。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往往会抑制调解功能的发挥,很难达到既解决纠纷又不伤和气的目的。"调解的含义本身就包括对某些界限不清的事实、责任含糊不究,互谅互让,以达到既解决纠纷又不伤和气的目的;同时,在没有事实清楚、分清责任的情况下,当事人即达成调解协议,是其处分权的体现,法院没有必要依职权禁止。" 当前,在调解中要尊重当事人合意,实现当事人意思自治已经成为共识。法官在调解过程中,对案件事实和合法性审查缺乏应有的关注和重视的情况下,当事人即达成调解协议,是其行使处分权的体现,法院一般不会依职权禁止。这种固有的缺陷就成为虚假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可以利用的契机。
(二)民事证据自认规则的局限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2条规定,一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另一方当事人认可或者提出的相反证据不足以反驳的,人民法院可以确认其证明力。这一关于自认规则的制定,"使法官从证据责任中解脱出来.为虚假诉讼的泛滥提供滋润的土壤。" 在虚假诉讼中,当事人为达到非法目的,往往在举证时下足功夫,即从证据形式上尽可能满足法律规定,加上对方一般不会提出异议.很难被看出破绽来。甚至有的当事人不提交任何证据,只通过当庭自认的方式达成调解协议,法官很难判断双方是否存在真实的民事关系,证据自认规则不加限制有甄别地运用,容易给虚假诉讼者提供了作案条件。正是这种形式上的合法性,掩盖了这些证据并不具备的客观性,躲过了法官的合法性审查而被轻易采信。
(三)民事处罚力度的不足性。
新民事诉讼法在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当事人虚假诉讼的,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该一规定根据虚假诉讼行为危害性区分了两种制裁措施,一是民事制裁,一是刑事制裁。民事制裁实际上是将虚假诉讼行为作为一种妨害民事诉讼的情形来处罚的。但是,对有些当事人而言,被苛以最高额罚款和司法拘留15日,显然无法与虚假诉讼带来的所得相比。就实际情况来看.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不足以威慑虚假诉讼者。
(四)刑事规范的缺乏性。
在刑事制裁上,虽然新民事诉讼法规定虚假诉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从我国现行刑事立法来看,对虚假诉讼没有规定具体的刑事责任。《刑法》第6章第2节"妨害司法罪"中没有关于虚假诉讼犯罪的规定,其中第305条规定的伪证罪仅适用于刑事诉讼领域。第307条规定的妨害作证罪和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也不能对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伪造证据的行为苛以刑罚。虽有些法院以妨害作证罪或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追究虚假诉讼当事人的刑事责任。但也只能针对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以及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的涉案人员.而无法对当事人本人伪造证据的行为加以制裁。另外,对通过伪造证据骗取法院民事裁判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政策法律研究室认为。不宜以诈骗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伪造证据时,实施了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的行为,可以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追究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有指使他人作伪证行为,可以妨害作证罪追究刑事责任。总的来看,对虚假诉讼行为人追究刑事责任还缺乏明确规定。
三、虚假诉讼之对策
(一)巧用诉讼诚信原则。
新民事诉讼法在第13条规定了民事诉讼诚信原则,对于规制虚假诉讼具有重要意义。诚实信用作为一种主要规制民事诉讼主体行为的基本原则,涵盖整部民事诉讼法。这种价值上源于道德规范、法律上源于民法规范的抽象原则的诉讼实践意义在于,宏观上可以作为人民法院作出民事裁决的解释基础,防止有恶意的人运用诉讼技巧作奸犯科、营私舞弊,防止诉讼失信行为威胁民事诉讼秩序,影响民事诉讼的公正、效率和权威。个案上可以作为审判组织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责任分配、利益衡平的准据,譬如可以在分配、确定举证责任时,在衡量情节轻重上作为自由裁量的根据之一。在虚假诉讼案件中,一方面,当虚假诉讼者起诉时,法院可以根据虚假诉讼者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而驳回其起诉。因为起诉权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保护其实体权利的程序权利,而虚假诉讼恰恰是对起诉权的滥用,严重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法官理应驳回其起诉。另一方面,虚假诉讼者通过虚假诉讼获得的诉讼结果,法官也可以根据诚实信用原则认定其无效。
(二)合理分配举证责任。
民事诉讼奉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该规则是国外纯粹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法律产物,同时需要高度发达的法律文化以及较高国民素质与之适应。但我国并非典型的当事人主义模式,也缺乏适用这种规则的国民基础以及文化基础,在我们民众心目中更加注重的是实质上的公正。若一味坚持这一原则,在虚假诉讼中,无辜受害人大多在他人精心设计的证据下无法反驳从而败诉。因此,在面对存在虚假诉讼嫌疑的案件时,法官应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应将举证责任更多的分配于虚假诉讼方,如:要求当事人接受法庭调查或出庭参加诉讼;要求证人必须出庭作证;要求当事人出示原始证据等。
(三)加强依职权调查取证。
目前,法律赋予法官依职权调查取证的事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涉及可能有损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二是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与实体争议无关的程序事项。可以说,我国对法官依职权调查取证采取的是逐步缩小的严格解释的态度,再加上全国法院均面临的案多人少的局面,法官开始安于坐堂审案,开始习惯于依赖当事人的调查取证,法官依职权调查取证虚化、弱化,给大量虚假诉讼以滋生的土壤。因此,在面对存在虚假诉讼嫌疑的案件时,法官应加强依职权调查取证,尤其是对债务纠纷案件,应严格审查债务产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用途、支付方式、支付依据、基础合同以及债权的经济状况,强化对当事人调解协议的合法性审查,必要时邀请相关基层组织人员参与调解等。
(四)完善自认规则。
在虚假诉讼案件中,当事人通过自认并以调解形式结案的较多。在这类案件中,双方当事人关系往往比较特殊而且亲密,往往通过自认的方式承认对方证据并且迅速达成调解协议,在调解中法院也并没有将"查明事实、分清责任"作为调解的前提来看,从实践来看,案件一旦进入法院,只要当事人愿意调解,就可以进行调解,并不需要查清事实和分清责任,因而,虚假诉讼便有可乘之机。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2条规定,一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另一方当事人认可或者提出的相反证据不足以反驳的,人民法院可以确认其证明力。第13条也规定了对双方当事人无争议但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人民法院可以责令当事人提供有关证据。但是由于规定的模糊性以及诉讼模式的改变,该条并未引起重视。因此,在面对存在虚假诉讼嫌疑的案件时,应就自认规则再补充一个例外条款,即法官确认其有涉嫌侵害他人利益而其不能提供反驳的,不应该承认其证据效力。同时,法官应向利害关系人通报,必要时可以依法通知其参与诉讼,以便查明案件事实。
(五)合理设置法官业绩考核制度。
当前,结案率、结案数量、上诉率、发回改判率及调解率、信访数量等是评价法官和法院工作业绩的一些主要指标,这些指标起到了激励法官勤勉、严谨的良好作用,但是过分依赖这些指标,而不问上诉原因、调解效果、合理结案周期等因素,会导致法官为了完成结案指标、降低上诉率和发改率而轻率调解,从而减少对案件事实的审查义务,使虚假诉讼行为得逞。建议适当增设调解效果等辅助指标,以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价法官的工作业绩。
结语
虽然新民事诉讼法已经明确规定,应对虚假诉讼行为给予刑事制裁,但如何进行刑事制裁,法律规定不够明确,司法实践也较为混乱。因此,在立法机关修改有关刑事法律规定之前,有必要从司法层面加强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的协调和联系,就虚假诉讼的查处、移送达成共识,甚至作出统一规定,以利于打击虚假诉讼行为。
作者单位:句容市人民法院
南京司法局新闻:
8月13日上午,市司法局局长、党组书记黄永祥与几位副局长一起,集体拜访省司法厅,汇报南京工作情况,重点就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围绕办好青奥盛会深入开展“三个服务”月活动的要求,征求省厅意见建议。省厅厅长柳玉祥,副厅长周红养、张亦军,厅党委委员魏钟林及部分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交流。
黄永祥局长首先感谢省厅对南京各项工作,特别是对南京举办青奥会给予的支持和帮助,重点汇报了市司法局按照省厅要求服务中心、护航青奥的工作情况、“三个服务”落实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并诚恳希望省厅领导对南京发展和市局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座谈交流中,省厅领导纷纷对南京工作发展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柳玉祥厅长表示,感谢南京市对省司法厅工作的支持,对南京市局局长、副局长集体专程到省厅汇报工作、征求意见的做法表示赞许。在充分肯定了南京市司法局工作务实创新的成绩后,对进一步做好南京司法行政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一是要高标准定位,在全省当好排头兵;二是要以改革统揽全局,增强创新意识;三是要在选树典型上下功夫,加大培育宣传力度;四是要很好的整合省会城市资源,打造工作品牌。最后,柳厅长表示在深化“三个服务”中,省市要积极共勉共进、联手共建。省厅将积极支持配合南京,创造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更新、更亮、更实品牌,在新一轮深化改革形势下,以创新为动力,以问题为导向,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司法行政机关